首页 > 编程技术 > java

Java面试题冲刺第九天--MyBatis

发布时间:2021-7-14 00:00

面试题1:你怎么理解ORM框架,常见的ORM框架都有哪些?

正经回答:

对象关系映射(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,简称ORM),主要实现程序对象到关系数据库数据的映射。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JAVA编程免不了和数据库打交道,那么如何高效便捷地操作数据库,也是一个需要应对的问题,原生的基于JDBC的方式非常低效,而且要写一大堆无用的模板代码,不值得选取。ORM是对JDBC的封装,让我们不需要重复的造轮子,目前已经有很多优秀的ORM框架可供使用了,常见的比如Mybatis(batis)、Hibernate、Jpa、Jdo等。

优点:

缺点:

市面上主流ORM框架:

追问1:大家都在用Mybatis,Mybatis都有哪些优势?

面试题2:相比较Hibernate与Mybatis,你有哪些看法?

正经回答:

Hibernate与MyBatis都可以是通过SessionFactoryBuider由XML配置文件生成SessionFactory,然后由SessionFactory 生成Session,最后由Session来开启执行事务和SQL语句。其中SessionFactoryBuider,SessionFactory,Session的生命周期都是差不多的。

Hibernate和MyBatis都支持JDBC和JTA事务处理。

Mybatis优势

Hibernate优势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摘自某乎上的经典总结:

Hibernate

MyBatis

相同点:

Hibernate和Mybatis的二级缓存除了采用系统默认的缓存机制外,都可以通过实现你自己的缓存或为其他第三方缓存方案,创建适配器来完全覆盖缓存行为。

不同点:

Hibernate的二级缓存配置在SessionFactory生成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详细配置,然后再在具体的表-对象映射中配置是那种缓存。

MyBatis的二级缓存配置都是在每个具体的表-对象映射中进行详细配置,这样针对不同的表可以自定义不同的缓存机制。并且Mybatis可以在命名空间中共享相同的缓存配置和实例,通过Cache-ref来实现。

两者比较:   因为Hibernate对查询对象有着良好的管理机制,用户无需关心SQL。所以在使用二级缓存时如果出现脏数据,系统会报出错误并提示。

而MyBatis在这一方面,使用二级缓存时需要特别小心。如果不能完全确定数据更新操作的波及范围,避免Cache的盲目使用。否则,脏数据的出现会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。

面试题3:Mybatis中的#{}和${}有哪些区别

正经回答:

-- #{}
<select id="userLogin" parameterType="java.util.Map" resultMap="userResMap">
select id, username, password, role
from user
where username = #{username}
and password = #{password}
</select>
-- ${}
<select id="userLogin" parameterType="java.util.Map" resultMap="userResMap">
select id, username, password, role
from user
where username = ${username}
and password = ${password}
</select>

1.#将传入的数据都当成一个字符串,会对自动传入的数据加一个双引号。

如:where username=#{username},如果传入的值是111,那么解析成sql时的值为where username=“111”, 如果传入的值是id,则解析成的sql为where username=“id”.

2.$将传入的数据直接显示生成在sql中。

如:where username=${username},如果传入的值是111,那么解析成sql时的值为where username=111;

那么,如果传入的值是:;drop table user;会怎么样?解析后的sql为:

select id, username, password, role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=;drop table user;

#方式能够很大程度防止sql注入,$方式无法防止Sql注入。

$方式一般用于传入数据库对象,例如传入表名;

一般能用#的就别用$,若不得不使用 “${xxx}” 这样的参数,要手工地做好过滤工作,来防止sql注入攻击。

在MyBatis中,“${xxx}”这样格式的参数会直接参与SQL编译,从而不能避免注入攻击。但涉及到动态表名和列名时,只能使用“${xxx}”这样的参数格式。所以,这样的参数需要我们在代码中手工进行处理来防止注入。

综上,我们在编写MyBatis的映射语句时,尽量采用“#{xxx}”这样的格式。若不得不使用“${xxx}”这样的参数,要手工地做好过滤工作,来防止SQL注入攻击。

深入追问:

追问1:什么是sql注入?

sql注入是一种代码注入技术,用于攻击数据驱动的应用,恶意的SQL语句被插入到执行的实体字段中(例如,为了转储数据库内容给攻击者)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说到SQL注入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这是黑客同学常用的一种攻击方式。攻击者在界面的表单信息或URL上输入一些奇怪的SQL片段(例如“or ‘1'='1'”这样的语句),有可能入侵参数检验不足的应用程序。

所以,在我们的应用中需要做一些工作,来防备这样的攻击方式。在一些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应用中(比如银行软件),经常使用将SQL语句全部替换为存储过程这样的方式,来防止SQL注入。这当然是一种很安全的方式,但我们平时开发中,可能不需要这种死板的方式。

追问2:mybatis是如何做到防止sql注入的?

MyBatis框架作为一款半自动化的持久层框架,其SQL语句都要我们自己手动编写,这个时候当然需要防止SQL注入。其实,MyBatis的SQL是一个具有“输入+输出”的功能,类似于函数的结构,参考上面的两个例子。

其中,parameterType表示了输入的参数类型,resultType表示了输出的参数类型。回应上文,如果我们想防止SQL注入,理所当然地要在输入参数上下功夫。上面代码中使用#的即输入参数在SQL中拼接的部分,传入参数后,打印出执行的SQL语句,会看到SQL是这样的:

select id, username, password, role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=? and password=?

不管输入什么参数,打印出的SQL都是这样的。这是因为MyBatis启用了预编译功能,在SQL执行前,会先将上面的SQL发送给数据库进行编译;执行时,直接使用编译好的SQL,替换占位符“?”就可以了。因为SQL注入只能对编译过程起作用,所以这样的方式就很好地避免了SQL注入的问题。

总结

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,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,也希望您能够多多关注猪先飞的更多内容!

标签:[!--infotagslink--]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